10 個互動式地圖與資料視覺化範例

地圖的歷史悠久,至今仍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無論是要在旅途中導航,還是要兩地間的相對位置,都少不了地圖。直到幾年以前,人們都還在使用印刷版地圖,而這大大限制了業務使用案例的潛力。隨著科技進步,地圖上的內容和地圖本身都已邁入數位化,不但可供互動,與資料分析報告結合後,更具有吸引力。將地點資料包含在視覺化內容中並畫成地圖,不僅能提升使用者的理解程度,又能提供有價值的全新背景資訊。

目前有多種一流的互動式地圖,但本文中這十個值得注意的範例涵蓋了各種不同的主題、遍布全球,並且展示了地點資料在與商業智慧結合之後所帶來的強大功能。


1.紐約市的無形脈動

視覺化作者: Justin Fung

曼哈頓是美國人口最密集的地區,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區之一。這是因為這座城市擁有 200 萬居民,同時也受到在每個工作日湧入該城市的另外 200 萬名工作者的影響。這張互動式地圖由資料可視化項設計師暨研究者 Justin Fung 所製作,圖中使用了 2010 年的美國人口普查資料、MTA 的旋轉門資料庫和先前一項紐約市的人口研究,描繪出一天內的小規模人口遷移情況。Justin 根據街區對曼哈頓的人口進行估算,而推算出來的數據反映在地圖描繪的一週內每小時的變化中。這些看起來像高樓大廈的立體長條代表該街區的人口,而在市中心、金融區和其他地區的暗紅色長條,則說明了該處的人口十分密集。

2.國定假日

視覺化作者:Alexander Waleczek

如果您現在就想找個理由慶祝今天,這張地圖能幫上忙。這張地圖曾榮獲 Tableau 公開素材庫的「本周可視化項」。Alexander Waleczek 分析世界各地的國定假日繪製出這張地圖,其中顯示了一年當中每一天慶祝假日的地點。選擇任一長條,即可看見慶祝該假日的國家。您也可以選擇地圖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地區,瞭解當地有哪些假日,因為系統會從中間散發出來的長條進行篩選。

3.美國電力來源

視覺化作者:Simon Evans 和 Rosamund Pierce

您在開燈時一定不會去思考電到底是從哪裡來。這張全彩的互動式地圖詳細說明了美國的電力來源,以及所生產的總電力。每個圓圈都代表一個電力來源,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類型,其中還包含了表示全國的總電量的電源關鍵。圓圈的大小也代表電源所產生的功率輸出。

4.僅達到或低於最低工資的美國工人

視覺化作者:Justin Davis

這張地圖使用了美國勞工統計局 (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的資料,同時也是另一個 Tableau 公開素材庫「本周可視化項」的得獎作品。圖中展示了美國各地所有時薪僅達到或低於最低工資的工人百分比。這組小型的複式地圖中的每張地圖提供了可以追溯至 2002 年,且收入為最低工資的工人年度快照。讓游標懸停在任何一州上,就會顯示出該區域的工人百分比。如果逐年逐州查看,就能看出薪資的漲跌趨勢。

5.2018 FIFA 世界盃評等

視覺化作者:Scott Teal

並非所有地點資料都必須繪製成地圖。在 X 軸和 Y 軸比較資訊,再以另一種格式 (如熱度圖) 來加以視覺化,這樣的做法越來越受歡迎。這份視覺化包含了 2018 年世界盃所有的參隊伍與球員,同時也結合了 FIFA 18 的球員評等。如果您是足球迷,這個方法可以協助您瞭解與其他競爭隊伍相比,每個位置球員彼此配合的情況。熱度圖能有效地把大量且複雜的統計資料變得容易理解,在體育分析中特別常見。

6.世界上的語言

視覺化作者:Density Design Lab

您知道全世界目前有 2678 種語言嗎?在 Density Design Lab 的「巴比倫之後」中,您可以在一系列的互動式地圖和圖表中查看全世界的語言。這些地圖和圖表使用「世界語言結構圖集」來顯示語言的發源地、使用該語言的區域和使用人口數。除了揭露其他有趣的事實 (如最多人使用的 10 大語系),Density Design Lab 所製作的另一個可視化項則顯示世界上共有 14680 個「交換詞」,也就是在不同語言間交相授受的詞彙。

7.國家/地區淨遷移人口

視覺化作者:Max Galka

這個動畫可視化作品顯示了 2010 至 2015 年間,全球各國家/地區之間淨遷移人口的估計值。將游標懸停在圓圈上即可看見淨遷移人口總數,其中藍色的圓圈表示有人口遷入,淨移民為正值,紅色表示有人口遷出,淨移民為負值。按下資料點則會篩選特定國家/地區的遷入或遷出人口。如果您對分析感興趣,作者甚至會就目前的新聞來審查遷移的資料點。

8.星圖

視覺化作者:Jan Willem Tulp

這張地圖使用了歐洲太空總署的依巴谷衛星目錄產生的資料,進而製成驚人的資料視覺化內容。圖中共顯示了 59921 顆星星,而您可以透過平移來探索夜空。地圖中有五個區段可以根據不同的科學數值來變換您所看到的資料和視覺化的顯示方式。您可以透過四處拖曳和捲動來探索星圖,也可以使用篩選器來把星星名稱與星座名稱打開或關閉。

該作品是根據兩張分別於 2007 年和 2008 年所記錄的圖像製作而成,一張是來自加那利群島的北半球圖像,另一張則是來自智利的南半球圖像。在記錄過程中,有幾個行星穿過視野,其中包括木星,也就是圖中標示為亮藍色的點。

9.未來的每次日蝕 (至 2080)

視覺化作者:Denise Lu

大約兩年前,美國經歷了近一世紀以來首次橫跨東西兩岸的日蝕現象。《華盛頓郵報》為此製作了一個互動式的地球儀,其中的資料正是使用 Tableau 進行視覺化。地球儀顯示了日蝕現象的路徑,以及未來 60 年的日蝕路線。輸入自己的出生年份,就能知道自己一生中還可以看見幾次日蝕,以及大部分日蝕發生的地點,這樣您就可以打包行李上路,親眼目睹日蝕發生的盛況。

10.世界各地的塗鴉

視覺化作者:Andre Oliveira

藝術不分國界。這份夢幻的班克西塗鴉全球路線圖讓觀眾看見他在某些城市的作品,其中不僅顯示了塗鴉的位置,同時也提供含有特定圖像製作背景故事的圖片。該儀表板所使用的基礎地圖具有自訂的標籤,而地圖與資料之間挑的顏色搭配,讓視覺化變得栩栩如生。

閱讀關於互動式地圖的更多內容

如果您需要建立資料視覺化,並且正在思考是否有機會使用地圖,請參閱這份白皮書中分分享的實用提示,瞭解如何使用地圖來提升儀表板的分析價值與美感。問問自己:如果使用別種類型的資料視覺化,能更快更簡單地找到答案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地圖視圖可能不是最佳的選擇。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請考慮這個因素:地圖能將資料帶進現實的生活環境中來增加價值。